上海十大名烟品牌排行榜|老烟枪必看的口粮清单
提到上海香烟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中华”,但这座城市的烟草江湖可远不止于此。作为中国卷烟工业的发源地之一,上海既有百年历史的经典老牌,也有创新工艺的新锐产品。本文将带你盘点沪上十大名烟品牌,从国宴特供到街巷口粮,揭秘这些烟盒背后的江湖地位和独特风味。
一、中华:当之无愧的国烟代表
说到上海香烟,绕不开的肯定是中华这个“老大哥”了。1951年诞生的中华烟,从最初的特供品到如今的高端市场霸主,靠的就是那股子标志性的梅子香。膨胀烟丝技术让它的焦油含量更低,但香气反而更醇厚,抽过的人都说“入口甜润、喉头不辣”,难怪商务场合里十个老板九个掏出来的都是软中华。
不过这两年也有老烟民吐槽,说硬中华的劲道比早年差了点。但话说回来,能把香烟做出“外交名片”的份量,全中国怕是找不出第二个品牌了。
二、熊猫:神秘的特供传说
浅绿色包装的熊猫烟,在柜台里见得少,江湖传说倒是多。1956年诞生的熊猫最初只供给外宾和重要场合,烟丝里掺着云南、津巴布韦的顶级原料。据说当年邓小平抽的就是这个牌子,现在虽然有了民用版,但产量依然稀少。抽过的人形容它的烟气“像丝绸滑过喉咙”,不过价格也够顶,一包能顶三条普通烟。
三、红双喜:老百姓的烟火气
要是走进弄堂里爷叔们的牌局,桌上最常见的肯定是红双喜。这个1906年就有的百年老牌,主打的就是个实惠。软包8毫克版本尤其受欢迎,香草味混着烟草本香,虽然有人说抽多了嗓子发干,但十块钱出头的价格还要啥自行车?关键是婚庆场合里,红双喜的龙凤包装往桌上一摆,喜庆劲儿立马就来了。
四、上海牌:被低估的本土情怀
金色烟嘴的上海牌香烟,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,但老上海绝对记得它70年代的风光。20支软包的设计复古感十足,烟味偏浓烈,第一口下去鼻腔会有明显刺激感,属于典型的“老烟枪口味”。有人说它性价比不如红双喜,不过冲着烟盒上那个东方明珠的图案,不少本地人还是愿意为情怀买单。
五、牡丹:4元神烟的逆袭
谁能想到4块钱一包的牡丹烟,居然能因为333编号被炒到上百块?普通版牡丹走的是亲民路线,梅香型配方让它在同价位里口感突出。不过最魔幻的还是牡丹333,烟民圈里盛传它的烟丝和中华同源,虽然官方从来没承认过,但“小中华”的名号倒是越叫越响。
六、大前门:百年不倒的活化石
1916年诞生的大前门,包装上的前门楼子一百年没变过。短支设计现在看起来有点“土”,但老派烟民就爱这个味。梅子香混着焦香,抽起来劲儿大,有人说像在抽历史。不过年轻人都嫌它包装老气,倒是成了文艺片导演们最爱用的道具烟。
七、凤凰:外香型的独苗
现在满大街都是烤烟型,凤凰烟还坚持做外香型算是股清流。抽起来带点可可香,在六七十年代可是时髦货。不过现在买的人少了,偶尔看到有人抽这个,多半是怀旧的老克勒。听说最近出了复古版,不知道能不能让这个老牌子再火一把。
八、金上海:弄堂里的记忆符号
20支软包金上海,曾经是出租车司机的标配。乙级烤烟的定位注定了它的粗糙感,烟气冲、余味苦,老烟枪就图它解瘾快。现在抽的人越来越少,倒是成了影视剧里“90年代上海”的必备道具,烟盒上那个烫金字体,怎么看怎么有年代感。
九、中南海:混烟界的扛把子
别看名字带“中南海”,其实是个正经上海牌子。混合型香烟在国内本来就小众,但中南海硬是杀出一条血路。5毫克蓝色装最经典,清淡的日式风格,适合想戒烟又管不住嘴的人。不过老烟民总觉得它“没劲儿”,倒是成了文艺青年的装X利器。
十、恒大:差点被遗忘的实力派
恒大烟这几年存在感不强,但老烟枪都知道它曾经的辉煌。烟叶发酵时间长,入口有种独特的醇甜,不过包装实在太朴素。听说最近要出新品,不知道能不能靠口感翻红。顺便说句,这牌子和许家印的恒大集团可没半毛钱关系。
从中华到恒大,每个上海烟品牌背后都藏着段城市记忆。现在电子烟冲击这么大,不知道这些老牌子还能不能守住阵地。话说回来,哪天要是弄堂里再也闻不到红双喜的味道,那上海还是上海吗?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