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中国烟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,上海出品的香烟既有历史沉淀又有独特口感。本文整理了本地老烟民常抽的5款经典上海烟,从“硬通货”中华到街坊最爱的红双喜,结合价格、口感、市场反馈等维度,带你了解这些带着石库门风情的“老伙计”们。文章还附上冷知识——为啥有些烟明明产自上海,本地人却很少买?

一、中华香烟:上海烟里的“金字招牌”

啧啧,说到上海特产烟,绕不开的肯定是中华啊!这烟从1951年诞生起就是“国烟担当”,包装上那个天安门城楼图案,老派又大气。软中华和硬中华算是两个当家款,软包抽起来梅子味更明显,入口绵软不呛喉,65块一包的价儿虽然不便宜,但逢年过节送礼绝对拿得出手。不过要我说,硬中华性价比更高些,45块左右就能买到,烟丝燃烧均匀,后劲儿带着点辛辣感,特别适合老烟枪解瘾。

有个冷知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:中华烟用的烟叶里掺了部分津巴布韦进口货,所以抽起来既有国产烟的醇厚,又带点国际范儿的细腻。不过现在年轻人总觉得抽中华太商务范儿,倒是四五十岁的老克勒们,还是认准这个味儿。

二、红双喜:弄堂里的烟火气

要说上海老百姓的口粮烟,红双喜绝对排得上号。8块钱一包的硬盒装最畅销,烟味重、劲道足,老张头蹲在弄堂口修自行车时,手里夹的准是这包烟。这烟还有个隐藏属性——特别扛潮,黄梅天里放裤兜半天,照样能点着火。

上海特产香烟推荐:老烟民最爱抽的5款经典牌子

最近新出的御稿系列倒是让我有点意外,硬金上海款卖11块,包装金灿灿的,抽起来居然有软中华七分神韵。不过老吃客们还是更认经典款,用他们的话说:“花头经搞那么多,不如老老实实把老味道做好”。

三、熊猫香烟:低调的“烟中贵族”

这烟可了不得!1956年就开始生产,以前都是特供烟,现在虽然市面有售,但100块一包的价位还是让它成了“低调的实力派”。熊猫烟的过滤嘴特别讲究,用的是新型复合滤材,抽起来烟气格外纯净。有次跟个老茶客聊天,他说抽熊猫要配龙井,茶香能把烟草里的坚果味给勾出来,这讲究劲儿也是没谁了。

不过说实话,现在抽熊猫的年轻人真不多,倒是有些老华侨回国探亲,指定要带两条这个,说是“抽的不是烟,是乡愁”。

四、牡丹香烟:梅子香里的上海记忆

13块一包的软牡丹这两年突然翻红,江湖传言说是用中华边角料做的,这事儿咱不敢打包票,但那股子梅子香确实跟软中华有点像。老烟枪李师傅跟我吐槽:“现在的小年轻就爱追这个,我们当年抽牡丹,还不是图它便宜大碗?”不过话说回来,这烟劲道适中,后半支会慢慢出甜味,当口粮烟确实合适。

上海特产香烟推荐:老烟民最爱抽的5款经典牌子

要注意的是牡丹烟假货特别多,教大家个鉴别窍门:真烟烟盒上的牡丹花,花瓣纹路是凸版印刷的,手指摸上去有立体感,假货多半是平面印刷。

五、金上海:老派烟民的“白月光”

1958年就诞生的金上海,现在算是爷爷辈的烟了。11块一包的硬金上海最经典,入口先是辛辣感,到中段慢慢回甘,像极了上海人“刀子嘴豆腐心”的脾气。这烟还有个绝活——配生煎包绝了!油腻腻的肉馅混着焦脆的底,再来口金上海,那股子粗犷的烟香能把油腻感压得死死的。

不过现在年轻烟民总觉得金上海包装土气,其实人家当年可是用金箔纸做的烟盒,在物质匮乏年代绝对是奢侈品级别的存在。

冷知识:这些“上海烟”本地人却不买单

1. 大前门:虽然烟盒印着上海字样,实际是河南中烟生产的,老上海人管这个叫“外地亲戚”
2. 飞马牌: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全国,现在基本退市,偶尔能在老城厢杂货店见到,但多是库存货
3. 高升牌:民国时期的经典烟,现在成了收藏品,烟草公司早就不生产了

上海特产香烟推荐:老烟民最爱抽的5款经典牌子

说到底,上海烟讲究的是“稳”字当头,这些经典款能几十年不倒,靠的就是扎实的工艺和稳定的品控。下次来上海玩,别光买大白兔奶糖,带条本地烟回去,才是懂经的老吃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