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纪实文章通过走访调研与公开资料整理,梳理了河北烟草专卖局近年来的重点工作。全文围绕卷烟市场监管、专卖执法创新、零售终端服务三大板块展开,结合真实案例与行业数据,呈现烟草管理部门在规范市场秩序与推动行业转型中的具体实践。(本文部分信息整理自行业年报及公开报道)

一、守好主责主业:把监管网络织得更密实

河北作为全国卷烟生产消费大省,光是持证零售户就超过28万家。局长在年度会议上反复强调:"咱们这个位置,就是烟草行业的守门员。"去年搞的"金盾行动"确实下了狠功夫——联合公安、邮管部门建立24小时情报互通机制,光是物流寄递环节就拦截了1200多件违法包裹。

现在市场上最头疼的还是假烟流通。记得去年邢台查获的那个跨境制假案吗?从生产窝点到销售网络,整整端了7个层级。当时查扣的假烟包装机还是最新型号,连防伪喷码都能模仿。这事儿给监管提了个醒:打假技术也得跟着升级换代。

河北烟草专卖局长工作纪实:聚焦行业监管与服务升级

二、服务跟着市场跑:让零售户有赚头有奔头

局长在基层调研时发现,不少零售户抱怨"卷烟利润越来越薄"。这事儿得从两头抓:既要帮他们降成本,又要教他们拓销路。去年推的"智慧终端"项目就是个例子——给2.6万家店面装了智能终端机,不仅能实时查看库存,还能分析周边消费数据。

在石家庄裕华区有个王老板,他的烟酒店成了改造样板。装上双屏机后,连老年顾客都学会用会员系统了。他说:"现在进货不用跑腿,手机上就能订到最新品规。遇到紧俏烟,系统还会自动提醒补货。"这种看得见的实惠,比空喊服务口号管用多了。

三、转型要转得稳: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

环保这事儿在烟草系统越来越受重视。局长在会上说过:"咱们不能光盯着利税数字,还得算生态账。"去年全省推广的烟箱循环利用项目,让包装废弃物回收率直接涨了40%。那些回收的纸箱经过处理,又能变成新包装材料。

河北烟草专卖局长工作纪实:聚焦行业监管与服务升级

在张家口卷烟厂,他们搞的屋顶光伏项目真让人开眼。2万多块光伏板铺在厂房顶上,发的电不仅能自用,多余还能卖给电网。这种绿色转型,既符合国家双碳战略,又给企业省下真金白银。

四、队伍建设:既要业务精更要骨头硬

去年全省系统搞的"青蓝工程"培养计划,把200多名年轻干部放到稽查一线锻炼。有个90后稽查队长跟我说:"刚开始查假烟窝点,腿肚子都打颤。现在带着队伍摸排线索,比办案电视剧还刺激。"这种实战练兵,比坐在办公室学文件管用多了。

廉政建设这块抓得更严。新入职员工要签《廉洁承诺书》,关键岗位实行三年轮岗制。去年开展的"家庭助廉"活动挺有意思——把干部家属请来参观警示教育基地,这招可比单纯说教管用得多。

河北烟草专卖局长工作纪实:聚焦行业监管与服务升级

从这些具体工作中能看出,现在的烟草专卖管理早不是"盖章收费"那么简单。既要当好市场秩序的维护者,又要做好行业发展的引导者。就像局长常说的那句话:"守土有责,更要守土有方。"未来怎么在监管与发展中找到平衡点,恐怕还得继续摸着石头过河。